上周末哈尔滨市秋雨潇潇、道路潮湿。但有细心的市民注意到,在哈尔滨市的一些街道上用于除尘的洒水车仍在“辛勤”地工作着。不少市民由此感到气愤,认为下雨已经起到了除尘降燥的作用,洒水车还在街面洒水,岂不是多此一举吗?更有人质疑,有时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,本来道路已湿滑,再洒水,岂不是“雪上加霜”?且不说浪费人力物力水资源,单说占用街路空间、增加通行难度,也不是小事。甚至有人怀疑洒水车上路是按固定时间表出勤,并没有依据天气适时调整的灵活机制,“洒冰”作业更暴露了管理失范,缺少监督……一些市民气愤地将这些问题反映到媒体,一场关于洒水车雨天作业的争论由此开始。
针对市民和媒体的质疑,哈尔滨市城管局环境部门给出了解释,依照专业的说法,雨天出现的洒水车是今年哈尔滨市保洁工作的新做法,所谓“雨停即洗”是其中重要的环节。由于晴天板结在路面的泥土和隔离栏下的尘垢,平时靠洒水车很难洗净,而下雨后,经过雨水浸泡,这些“顽渍”变得松软,附着力降低,用高压水枪可以轻易清除,“泡一泡,洗一洗”,清洁效果更好。另外,下雨天护栏等处易溅上泥浆,因此洒水车的及时清理很有必要。只是秋雨总是下下停停,环卫部门没有预料到地面温度降至零度,洒水车出动,市民可能误会成“洒冰”。
质疑有质疑的理由,解释也有解释的依据,两方面也许都没有错,分歧却存在。解决分歧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、解释、说明。通过“雨天洒水车作业”的争论,我们看到,公众对城市环境是负责的,虽然有所误解,但表现出来的追问精神值得赞许,公众的关心、关注,本就是做好市政工作的基础。而相关部门没有在第一时间及时宣传和说明,导致了误会加重、争论升级。如若在洒水车的LED屏上做出解释说明,岂不两全其美?再进一步讲,市政工作中,好点子好方法,可能由于考虑不周或懒政,都易引起社会上的误解,如若不及时发现并纠正,任由误解加深,想掰回来就会事倍功半。
这件事也警示我们,做一件事情,特别是与广大群众关联度较高的事情,一定要讲究科学和细节。比如,人们经常看到大白天的,路灯却“无厘头”地亮着;比如,大夏天的,小区停水却没有事先通知;比如,冬季供暖,经常出现天气大冷,暖气的温度却不给力,天气很暖,暖气的热度不减,造成冷热失衡。常话说,细节决定成败。希望在涉及城市管理和百姓生活的事情上,能更多地在科学和细节上下下功夫。
洒水车网址:http://www.dfqcz.com/prodlist8.html |